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续)(3/4)

代表着英国政府。存在感比‘老巢’所在地英国牛逼的多了。

“一英镑兑换二十八华元!手续费一个百分。”约翰迪尔嘴里吐出的这个数字让加尔各大银行的董事汉普顿有些眼晕,这不怪他失态态,实在是这个价格比加尔各答银行的兑换率高的太多。

“扣除掉一切费用,实际到手的是7.7,而我们只给出了6.5。甚至在那几个高峰期连6.5的价位都保持不住,要落到6./6.。”

“汉普顿先生,中国人的银行可以开出发票。在金德讷格尔,发票可以当做钱来使用。谁要是拿着那发票,他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从预定的中国外贸银行的营业里取出相应的金额。兑换金可以选择交给金德讷格尔的银行,也可以交给外贸银行的营业。发票上都有标注。”约翰迪尔觉得很无奈。加尔各答银行在中国的外贸银行中可没那么多的储币,就连东印度公司的户头上余款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华元。

中国人可以用的法子,加尔各答银行则根本不行。

而且加尔各答银行的信誉值也远远不能同中国的外贸银行媲美。后者在欧洲的名头都异常响亮。

中国人的这一招注定要重创加尔各答银行。

要知道,英镑在中国的外贸银行进行兑换,兑换率最初是9,但现在已经落到了7附近,一直在1:7到1:7.5之间徘徊。这要看金银币的成色和磨损程度来定论,中国人是不收纸币的,而英镑的另一种法就是黄金,早在本世纪初,英镑就已经同黄金相挂钩了。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兑换时间长,手续多,有的时候两边还会拉扯辩论补休,另外还要缴纳手续费,总而言之并不比加尔各答银行优惠多少。而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外贸银行常年的货币兑换率,英镑【等价值黄金】的汇率始终保持在7.5这一档次的手续费扣除前,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所以在加尔各答的银行进行华元的兑换,很是有利可图,这些年里都已经成为了外贸银行的一个新的利益增长。

可现在,加尔各答银行的一条财路就断了。

中英之间现下的年贸易额是多少啊?

茶叶、瓷器、丝绸、棉花、药品、器械、木材等等,除了一部分是以货易货,实打实的现金交易可是有一二百万英镑的啊。

如果用中国传统的白银来计算双边的贸易量,那中英的双边年贸易额是早就超过一千万两银子了。

而就算有一百万英镑需要在加尔各答银行进行华元兑换,只英国人的英镑兑换那至少就是一百万华元的利益。加尔各答银行生意的对象可不仅仅是英国人。而这所能引带起的金融影响力,对于东印度公司和加尔各答银行的助益,都不是一二百万华元所能表示出来的。

这对整个东印度公司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对于加尔各答银行的单个影响更是十分严重。

“自从中国开始进入印度市场,我们的利益就不断受到触动,现在还只是加尔各答银行。”中国人做出了退让,作为他们进入印度的代价,他们也不想跟东印度公司把关系搞僵。而汉普顿是严厉反对的,甚至于他都主张把金德讷格尔给拿下了。法国人其他几块地都在印度南部,英国人伸手够不着,但金德讷格尔就在他们的嘴边上,那还不是伸手就可以摁死啊。

可惜他只是加尔各答银行的董事,在整个东印度公司的委员会中份量很,他虽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但还是没能阻挡中英印度协议的达成。

“但将来必然是整个东印度公司。”汉普顿相信自己的判断,中国人是贪婪的,他们在印度站稳脚跟以后,必然会对英国张开血盆大口。就像他们在美洲干的那样!

这遏制中国的唯一希望就在俄国人身上。

体型庞大的俄国人早就被英国注意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当球长 最新章节第八百五十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续),网址:https://wap.at55.net/9/9448/837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