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归去(2/3)
多洒脱,后来就有多后悔。
司马修祎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部勋。
邵勋轻轻回握。
夜色渐渐浓重。
王蕙晚来了几次,父亲一直坐在床榻边,一直握着母亲的手。
她不忍多看,又去照看女儿。
当最后一次过来时,母亲艰难地扭过头,对她笑了一笑。
女儿在怀里动来动去,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切。王蕙晚赶忙转过女儿的脸,然后直抹眼泪。
「我十年前就后悔了,我要离你近一点。」这是母亲最后一句话。
王蕙晚无力地跪坐在地,女儿哇哇大哭起来。
邵勋轻轻合上了司马修祎的眼睛,微微叹息。
看样子,到了最后,还是他更薄情一些。
宿羽宫,更加清冷寂寥了。
邵勋站起身,看着女儿和外孙女,怜惜之意更浓。
「蕙晚,你要随我回京中么?」邵勋问道。
王蕙晚茫然地摇了摇头。
邵勋将她扶起,又把外孙女抱入怀中。
外孙女有些累了,似乎想睡觉。邵勋轻轻抱着,出了卧室。
「陛下,甲坊令在外边等着。」童千斤禀报道。
「让他和王家人一起操持丧事吧。」邵勋顿了顿,又道:「桑梓苑令空出来两月有余了吧?罢了,你不知道。」
「让王羲之为朕草拟敕书。」邵勋一边轻轻摇晃着外孙女,一边说道:「何审调任桑梓苑令,即日赴任。甲坊令徐铉出任广成苑令,操持完丧事后再赴任。」
「遵命。」童千斤应道。
******
王家人来到宿羽宫后,邵勋便去了广成宫。
夜色如墨,他摊开纸笔,在灯下写写画画。
大梁朝的东宫制度,可以参照前代的魏晋,也可以参照南北朝及隋唐,再往前或往后,都不太适宜了。
东宫品级最高的官员便是「三太」、「三少」,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虽言六个,但大多数时候并不齐,或二或三,或四或六都有。
最少的情况下只有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两个,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三太三少之外,还有一个太子詹事。
如果太傅、少傅总领宫事,那么一般不置太子詹事。
如果太傅、少傅只是加官,并不实际管事,那么就设太子詹事,总领宫事。
太傅、少傅实际管事的情况下,就会有僚佐,如丞、主簿、五官、功曹史、主记门下史、录事以及诸曹官。
邵勋想了片刻后,在纸上写下了「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八个字,没写其他二太二少。
写完后,又在这两个官位旁边各写了一些幕僚职位,
很明显,这是要太傅、少傅实际管事,不置太子詹事了。
这个时候,他又顿了顿,似在思考。
东宫属官又分两类。
一是「全职」东宫属吏,即不在外朝任职,二是「兼职」东宫属吏,即本身有外朝职务,同时又兼领东宫职官。
大多数情况下,全职官和兼职官是同时存在的。
比如,晋武帝时侍中任恺兼领太子少傅、卫将军杨现领太子少傅,甚至还有宗室、三公兼领东宫傅保的。
这种兼职官最为微妙。
普惠帝司马衷能力不足,他当太子时自然要重臣辅佐。
但有的时候又变味了,不是辅佐,而是压制东宫集团,将太子架空,只能负责修书、祭祀、接待、仪礼这些鸡肋般的事情。
毕竟,这些兼领傅保,且实际管理东宫事务的外朝重臣,很显然是皇帝的亲信,执行的是皇帝的意志,太子没法和这些人对抗,最终只能丧失权力,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只能搞些边边角角的事务。
同时这也是一种相对体面、相对高明的办法,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末长剑 最新章节第一百章 归去,网址:https://wap.at88.net/404/404390/1313_2.html
次元法典
表兄不可
我的日不落家族
我在道观里念经成仙
攀上漂亮女院长
隋朝的棋局
天穹异变
我是限制文的女配
驭夫有术:侯爷别太急
月高亦寒